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阳镇南富金柚种植基地,考察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情况。新华社记者捕捉到了这一瞬间:新华社记者谢焕智拍下了这张照片。正是收获的季节,南丰村的枝头挂满了黄色的柚子。总书记走进柚子林,与村民亲切互动。这一幕让人回想起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来到湘西州凤凰县菖蒲塘村,了解脱贫攻坚、村庄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在广阔的柚子林里,总书记亲自帮助村民采摘了两个柚子。那一刻,我们引领脱贫攻坚。我们现在正在计划振兴。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朴素的理念也没有改变,农业部落的性格依然完好无损。十年来,两次探访柚子,“三农”的着力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脱贫攻坚到区域全面振兴,关键是发展因地制宜的产业。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我首次到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乡村振兴,思考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热情地说:在山东省宰庄市石榴农场考察时,提出“打造好品牌,提高石榴产量”。他在甘肃考察花牛苹果时强调,“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走进湖北咸宁蔬菜走廊时,他说,“关键是要提高生产力。”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开方,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道路。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抓住这一形势,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宏伟部署,报告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振兴的全局和质量”。有序区域性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从时间上看,这次视察广东是中共中央四次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现场考察。 “十四五”规划即将结束。今年是做强做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当时,秘书长再次深入农村,聚焦农业产业,发出明确信号:全面推进区域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不能安于现状。 “产业振兴是监管重中之重地点上,2023年4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元年,总书记首次实地考察选择广东省,前往茂名市考察荔枝产业。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对于经济重要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经济重要省份要加快发展,积极探索经验,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引领作用。”新华社记者谢焕智在中共二十大后拍照。此次广东省行,我们分别到粤西、粤北考察,重点考察农村特色产业。我们关心的是坚定不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秘书长此次参观的南丰金柚种植基地,展出了柚子护肤品、饮料、文创产品等,凝聚了当地多年来努力规范种植、产业链、销售多元化、提品质、做大品牌的充满活力的做法。从湖南漳浦滩村到广东南富村,不断延伸的柚子产业链正见证着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和科技的重大转变。如今,明黄色的柚子折射出灿烂的笑容村民们更加有活力,走上了幸福生活的道路。我在这儿。策划:陈凯兴、张晓松 编辑:王俊伟、朱继柴、林辉 作者:黄跃、胡梦雪、马晓成 图片:金小千、包昱涵 新华社广东分社联合出品,新华社第一演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