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构筑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强防线,用
发布时间:2025-10-17 13:09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王艳梅、记者陈迪)2025年湖北省食品安全公共关系周于9月26日正式启动,省食品药品安全局与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共同主办的“荆楚人民生活观察团”开展食品安全巡查之旅。观摩团成员用脚丈量、用摄像机记录,全面了解湖北如何构筑起全链条食品安全的坚强防线。 源头把控:湖北农产品“电子身份证” 京珠人民生活观察团的第一站是湖北中阳生态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随着“嘀”的一声,会员用手机扫描猕猴桃包装上的追溯码,产品的“进出境”清晰可见,质量安全监管一目了然湖北省农产品.近年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改善。赤壁青砖茶、“小斑黄酒”等6个地方特产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湖北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近年来,国家农业农村部持续致力于减少农药兽药的使用,推广有机肥、物理防治昆虫等环保技术。持续强化“禁毒、药残管控、提升提升”工作成效,对豇豆、芹菜等重要品种实施“一品一策”战略,抓好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安全隐患逐级排查,实现精准监管。同时,我们正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原产地准入与市场准入的关系,不断提高承诺标准的认证证书比例和覆盖面,努力确保每批产品在百姓餐桌上都有一张“电子身份证”。 生产监管:通过技术完成过程控制 京珠人民生活观察团的第二个目的地是参观嘉必优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在公司完全封闭的车间里,智能设备精准运转,借助合成生物技术,将原材料高效“重定向”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现代的“管道、密封和自动化”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预,并避免了交叉污染 企业生产技术ISES不断更新,政府部门的监管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打造的“E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可实现监管工作“闭环循环、协同协作、网络管理”。基于平台建立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各类食品的产地和去向均可追溯,能够有效促进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有效化。 从车间智能生产到全过程智能监控,科技不断提升湖北食品安全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将安全理念融入每一个生产过程。 物流防线:冷链保鲜,保存南北风味 “京珠人民生活观测站”第三个目的地“我们的使命”是走进小甘乡恒成冷链物流中心。到了入口处,满载生鲜果蔬的冷链车有序进入场内。智能显示屏上的实时温度数据,默默守护着每一批生鲜食品的品质。“我们依靠入口初检、全程追溯、智能温控三大关键系统,实现从农场到冷链的连续化。 叉子。”上恒农产品集团副总裁、湖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说。 为了打造这条“冷链防线”,配送中心重点提供硬件支持。 “我们采用双回路电源系统,当一个回路关闭时,另一个回路会立即切换,确保冷库内温度保持恒定,食材始终新鲜。”添加了 杨辉,ofe 制冷经理湖北恒成农产品有限公司 冷链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全面监管。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等部门的运输协调监管,不断强化运输环节的温控和追溯管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确保每一次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行程都成为一根抓到美味、安心的“拐杖”。 社会共治:营造透明消费环境 “京珠人民生活观察团”第四基地位于福银高速公路安陆服务区。在这里,乘客只需扫描餐食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每顿餐食独特的“安全文件”。对于湖北省,小痕迹能力标签已成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湖北省持续推进“阳光智慧厨房”系统应用,重点关注校园食堂、快递服务区、在线外卖等重要场景。系统可智能识别虫害、员工衣着不规范等10余类风险,并进行闭环消除。同时,“楚小艺”小程序、“投诉快车”和24小时热线12315共同构建了全方位的监管网络。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学院食品署副教授张涛表示:“通过进入厨房和消费现场,扫描追溯标签确认食品产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细心和专业,也很兴奋能够参与到超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来。”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只有从源头严防、过程严控、风险全面管控,才能长久维护。此次,荆州民生观察队亲临一线,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监控链。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将继续用系统打通责任链,用科技设计周密的监管网络,筑牢食品安全“全方位”防线,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唇上安全”。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