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欧阳智慧、刘思宇)“天上没有馅饼,跟钱有关的信息不要轻信。诈骗手法每天都有新的,你我一定要小心。”走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四平市的街道、田野和村庄,醒目的反诈骗标语和流动广告声音随处可见、随处可见。
保康县公安局四平派出所高度重视“无诈骗城市”建设目标,积极构建“预防与执法相结合、预防为主、全域贯通”的综合治理体系。截至11月17日,连续32个月实现辖区内电信诈骗“零案件”,有效保护了山区个人的“钱袋子”。
警方逐单位开展反诈骗宣传。照片提供:Corre受访者
警方在校园内开展反诈骗宣传。图片提供:通讯员
警方在辖区开展反诈骗宣传。图片提供:通讯员
警方在辖区开展反诈骗宣传。图片提供:通讯员
通过准确的预警和预防,筑牢反欺诈的第一道防线。
四平派出所把预警取消作为防范诈骗的重要环节,建立了“反应快、查判准、能力强”的机制,确保预警信息“零泄漏”、取消响应“零拖延”。
用于快速处理的双向链接。制定反欺诈警察的标准化反应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和制裁的及时性。收到预警指令后,“在线取消呼叫+离线”双向模式“e会确认”立即启动,同时驻村辅警也出动介入,尽快找到涉案人员,进行选择性取消,从源头上杜绝诈骗链条。今年以来,共成功劝说129人,劝说率100%,已挽回群众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定向研究确定关键点。建立每周预警信息评审机制,准确分析辖区内诈骗类型、高发地区和弱势群体,动态调整拦截策略和公关方向。发票欺诈、贿赂、客服欺骗、虚假财务/投资管理等行为频发,我们对“点对点”欺诈行为进行拆解和解释。聚焦25岁至45岁的中青年人群四、加强对“冒充客服”、“网络投资”等诈骗行为的预警,切实提高公众发现和防范诈骗的“免疫力”。
职业培训可以提高绩效。利用爱桥夜校平台,每周为整个警察部队进行专门的反欺诈培训。通过案件核实、文字解构等方式,提高警方识别诈骗的能力和宣传水平,确保诈骗的真实本质能够以共同的语言接触到公众。今年我们共开展培训28期。警方防诈骗专业水平整体显着提升,镇静成功率和公关有效性不断提高。
创新广告模式,让反欺诈知识深入人心
针对山区人民居住分散、生活条件差的特点,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四平派出所创新公关方式,构建“全覆盖、精准滴灌、紧密结合”的公关体系,将反诈骗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完整覆盖“四个赛季的公关与防守”。继续开展“敲门”、“全屋宣传”、“亮屏工程”、“圈团参与”等活动,确保公关彻底、无盲点。结合农时季节特点和人们生活习惯,通过小品、三句半句、有奖问卷等形式,将反诈骗宣传融入到“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中,吸引公众,打造季节主题公关模式:“春天防骗,夏天防盗,秋季是展示课程,冬季是针对冬季的攻势。”全年,线上共发布音视频演示154场,线下召开会议89场,走访家庭50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4000余份。
精准滴灌“类别政策”。重点针对各类群体诈骗风险特点,开展“一户一策”公关活动。重点是对中青年女性进行“假账单退款”、“客服退款”等骗局的教育。它警告中年男性注意“金融投资”和“网上借贷的陷阱”。漫画《兮》是为学生群体揭露游戏充值诈骗而创作的,定制《傲心说》。利用方言向老年人传播“卖保健品”、“冒充小孩借钱”等骗局,使促销内容更加贴切、真实。有效的。
全面完成“三三单位”整合。建立健全“金甲反诈骗”、“地方志愿巡逻队”等三支队伍,推动治安巡逻与反诈骗行动同步部署。将反诈骗广告纳入民警日常工作中,确保在民警应对、巡逻巡查中宣传反诈骗知识。组织召开市镇常务会议、住房和农场座谈会,成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三类会”,调动村辅警、治安积极分子和当地“网红”“三股力量”,形成“主题季节、精准入户、协同治理”的防范公关新格局,筑牢“全民”认识诈骗、各领域防诈骗的坚强思想防线。
加强联动协调治理共建d 国家防诈骗新格局。
四平派出所坚持系统化思维,推动反诈骗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构建“党政引导、公安治安、部门协调、公众参与”的联防联控体系。
党和政府将主动作为、形成合力。主动向市委、政府报告反舞弊工作情况,推动反舞弊工作纳入全市核心任务,认识到市领导“每次开会都要讨论反舞弊工作”。我们邀请全市各部门和村(社区)成员参与,通过横幅、海报、公关等方式,在全市营造人人讲防骗、常抓防骗的浓厚氛围。
警察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一道防线。反舞弊的立场也延伸到企业和项目工作场所,反舞弊课堂、案例讲解等活动正在“微观层面”开展。今年1月至10月,共举办15场公司宣讲日,300余名员工参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召开座谈会、签署防舞弊告知书等方式,实现企业财务等领域关键人员公关/防舞率100%,从而减少企业资金。从源头上防范欺诈风险。
最后,警察和警察工会严阵以待。与辖内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定期排查和风险评估,优化相关资金暂停冻结流程应急额度,实现“快速响应报警、快速暂停支付、快速调查、快速冻结”。11月13日,居民刘某冒充“检察官”险些陷入诈骗,正当他准备将15万元转入所谓“安全账户”时,民警准时赶到。经过耐心分析和劝说,他家10万多元的积蓄终于保住了,牢牢守护了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一对一打击”到“全民共治”,四平派出所务实有效的“反诈骗组合拳”,在实现电子诈骗“零案件”的长远目标的同时,探索适应山区城镇实际情况的反诈骗新途径,人民群众对诈骗防范网络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